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阴谋、世家、历史-谷瑞玉和汉卿和张学良-TXT免费下载-全集最新列表

时间:2017-06-14 17:11 /校园小说 / 编辑:奥格
主人公叫谷瑞玉,沈阳,张学良的小说叫《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这本小说的作者是窦应泰最新写的一本架空历史、阴谋、现言风格的小说,内容主要讲述:古槐萤风,粹院幽

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

作品时代: 古代

作品状态: 已全本

所属频道:女频

《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在线阅读

《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第30部分

古槐风,院幽。谷瑞玉到此次在河南的撤兵,是一段可怕的人生经历。从她虽然随军多次上阵,大多都是在战事将起的时候,她由一队卫队护着离开危险的境地。谷瑞玉却很少眼见到战争的场面。可是这一次则大大不同,因为东北军的撤退,是为了减少和北伐军的战,所以在大军撤离河南的时候,大多采取了避开大路的方针。刚好又赶上了雨季,连不绝的大雨,几乎一直伴随着东北军向河北撤退的全部行程。

谷瑞玉眼看见那些伤兵在渡黄河时经历的苦难,她一路上对那些掉黄河里的伤兵们,充着万分同情和悲叹,同时也对那些在东北军主撤退时仍然设置障碍的北伐军充着愤慨和困

“汉卿,既然蒋介石这么不讲信义,你为什么还要仁慈的撤兵呢?”在大批东北军从大雨下转移到河北境地以,谷瑞玉曾在行军中对张学良的一系列忍让之举提出了疑问。

“我这样做,是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既然我在撤军《通电》上表明了我的决心,那就不能出尔反尔,贻笑于天下!”张学良对她郑重地说。

谷瑞玉情知他做得有理,也知她在这重大的军事行上不该多。可是,她从心里对张学良对北伐军的忍让表示无法理解。本来在东北军撤离,为防止蒋介石北伐军的趁机追击,部将韩邻等人都极主张炸毁黄河大铁桥,以阻碍北伐军的追击。可是张学良却坚决反对,他说:“我们主撤军既然是为着团结国民,一致对外,那就决不能炸毁黄河大铁桥。因为那样做,我张汉卿就成了千古罪人。你们也许不知,一旦炸了桥,我军是安全了,可是黄河下游的老百姓将会遭受特大灾的威胁,我张汉卿就是,也不能做这种缺德的事情!”

谷瑞玉还听说一些部将在撤出郑州夕,曾主张炸毁郑州附近的火药库,以断北伐军的军事给养。但是也被张学良坚决地否决了。不但如此,他还派员和蒋介石的代表在郑州行谈判。所有这一切都让世人敬佩,可是却难以让那些对北伐军追击腔仇恨的东北士兵信

“瑞玉,在河南你受了许多苦,现在到了保定,我会好好嘉奖你的。”她耳边老是响着张学良的话音。谷瑞玉到在随军河南期间,她虽然受尽了千辛万苦,可是,她到在这期间是她和张学良情最为融洽的时候。也许战争的张与艰难,她和他的心贴得很。从在沈阳和天津时,那种不许她越雷池一步的家居生活,随着她与他情的加而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张学良对她的信任增强了,从而放松了从公公强加给她的所谓“约法三章”。

谷瑞玉在河南不但有外出逛郑州的自由,而且在大战期间,张学良还派李小四等侍卫陪谷瑞玉从线去郑州看戏、逛商店和下小馆。张学良到她对自己是不可缺少的知己和伴侣。特别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战争中,谷瑞玉已成了他须臾不可分离的至友人了。

谷瑞玉也到自由一天天回到了边,她到在河南尽管条件艰苦,可是她活得很开心。在沈阳经三路小楼里时的无边寞早已离她而去,代之而来的是她可以自由自在的支自己的时间。

生活在张学良的边,她忽然到与他有那么多的共同之处。在军马倥偬中他们同生共患难。张学良有许多和她接近的雅趣。他对京戏的如痴如醉和不惜重金从民间收购古画的嗜好,都和从小就有艺术西胞的谷瑞玉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瑞玉,你可知在保定这千年古城里,有座有名的古迹莲花池院吗?”到保定不久,张学良就对她说:“那可是个好去处,你可想去看看?”

谷瑞玉嫣然一笑:“当然想看。”

他大手一挥:“那好,马上备车!我自陪你去莲花池院一游!以酬你千里劳军之苦。”

谷瑞玉心里宛如喝了蜂那么甜。自她嫁给他以,她还从不曾见张学良对自己那么关注和怜。当年在哈尔滨外小别墅养伤时的往事,又浮现在她的眼。谷瑞玉知那是她与他情最为甜美的时期。现在她随他到了保定,当年的觉又蓦然找到了。

莲花池院远不及谷瑞玉想象的那么恬静。它甚至比不上沈阳北陵的景清新。但是这毕竟是保定古城的一大景观。在初夏的阳下,那古朴的凉亭和碧的池里,风荷片片。那著名的莲花池院也恰好是因那泓碧的池而得名。当池塘的碧里倒映着谷瑞玉依在张学良边的倩影时,她到心中无限惬意。因为她终于盼到了自己希冀的自由,作为张学良如夫人应该得到的自由。

“瑞玉,保定有许多好吃的风味食品,你为何不去尝一尝?”

“你是要我打牙祭吗?”

“对,打牙祭。你在河南受了那么多苦,到了保定,你应该补补子了。”

谷瑞玉就这样随他上了街。保定城里其实并不繁华,无法与天津卫海河边上的大商埠相提并论。更比不上古老的北京。那时的保定,只有一条最热闹的大街,而且还是一条土路。大大小小店铺虽也麟次栉比,但是在谷瑞玉这个看惯了南北许多商埠都城的女艺人眼里,保定城区也实在算不上什么。然而,谷瑞玉却对张学良能在军务繁忙中自陪她逛街足。她知张学良现在心里有了她。她是从他那双眼睛里,看出他自河南随军对自己情的化,那当然是意的加

“瑞玉,你想吃保定的名菜吗?那我就给你点一味最有名的‘项先生豆腐’可好?”张学良随她走了路边最富丽的酒楼“古城”。这座酒店在古老陈旧的保定显得鹤立群,古的建筑格局很容易让初来此地的谷瑞玉联想起《浒传》小说里曾经在施耐庵笔下出现过的景物。

第三卷 秋第一章 随军岁月(4)

“项先生豆腐?一定很好吃吧?”

“当然好吃,因为它是保定有名的菜嘛。”

“你喜欢吃,我就喜欢吃。”

厨师很将张学良点的那碟“项先生豆腐”热气腾腾地端上了桌。可是,谷瑞玉却无论如何也受不到那保定名菜的妙处何在。在她的眼里,那碟价格高昂的名菜,也不过只是一碟极普通的油炒豆腐而已。可是,她吃起来却到很,因为她知这是张学良喜欢吃的。

“为什么一碟豆腐也成了名菜呢?”张学良见谷瑞玉抿着笑,却很少筷子,就给她娓娓讲起了典故:“其实它冷眼一看,这也不过是一碟极普通的炒豆腐罢了。可是它的名气之大,却起因于清朝时期,一位姓项的老学究开的饭馆,那是他的看家菜,当然,又因为梁启超在此路过,吃时拍案绝,所以才成了名菜。”

“哦,原来如此。”谷瑞玉到张学良在心情好的时候,他就会事事说出让自己惊讶的典故来。她正是为了能得到张学良对自己的护才到心中愉悦。

“还有这碟‘不老’!”张学良用筷子指点谷瑞玉面那碟雪里,说:“本来我们在别处也可以吃到‘不老’,可是,保定的‘不老’则大不相同。它的脆鲜美,简直就是天下再无第二了!”

“是吗?”谷瑞玉高兴极了,急忙用筷子小心的挟一块“雪里”,放在里一嚼,果然有种特殊的味。她高兴的莞尔一笑,又点了点头,说:“本来一碟很普通的小菜,可是到了你这里,却都能说出与众不同之处。”

“瑞玉,如果你想看戏,就每天去大戏楼好了。”张学良惟恐谷瑞玉在“光园”里呆得寞。有天晚上,他来到她下榻的间,昵地关照在竹榻上的谷瑞玉说:“因我晚上有重要的军事会议,要在‘光园’里开,所以,你可以自己去看戏。”

谷瑞玉拿起竹榻上的檀小折扇,顷顷一摇,说:“汉卿,我有个冒昧的想法,不知该不该说给你听?”

“你说嘛。只要能办到的,我没有不办之理。”

“从我到了北京,本想去听听梅先生的戏。可是,因有大帅在那里住着,我心里害怕他知,所以,就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了机会。这次住保定,这儿离北京只有几小时的路程,所以……”

张学良听着。

她见他并不反,才壮起胆来说:“老在保定听那几出老掉牙的旧戏,真是让人心里发烦了。”谷瑞玉终于鼓足了勇气,将她想了几天的大胆想法,一古脑说给他听。

张学良怔了一怔。他知谷瑞玉去年到了北京,只因去中南海里出席了一次宴会,就惹起了涪琴的不。可是当他的目光移向她那双忧怨的眼睛时,心里顿时又了。张学良知谷瑞玉自嫁张门以上始终负有各种来自涪琴和妻子的精神重负。特别是去年在北京张作霖下令谷瑞玉从此不要北京,张学良心里也难免产生了许多反。他认为涪琴对谷瑞玉实在有些过分了,现在当他听谷瑞玉提出去北京看梅兰芳京戏的要,再想想她多年陪伴自己的劳军之苦,就决然地应允了下来,说:“好吧,瑞玉,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谷瑞玉眼睛一亮,她一骨碌从竹榻上爬起来:“这是真的?”

“军中无戏言,当然是真的!”张学良做起事来从不拖泥带,婆婆妈妈,他决然地说:“你可以马上去北京,但是,你千方要记住,不要在戏院里引人注目。”

谷瑞玉欢天喜地的坐在梳妆镜,打开她那修乌黑的发辫,用一柄莹莹的梳子精心的梳妆起来,喜孜孜说:“放心吧,我知该怎么做。”

张学良临出门时,又关照她说:“瑞玉,还要记住,听了戏就赶回来,最好不要在北京多留,以防让涪琴他老人家知,又会不高兴的。”

“知了,知了!”镜子里的谷瑞玉脸上绽开了欣的微笑,那是一个锢多年的女子,终于得到了外出自由时的振奋和喜悦。

那时,为了战时北京和保定通的方,张学良命令京奉铁路局在北京和保定区间加开了一列专车。

这列专车早晨8时从北京开出,午3点又从保定开回。是一列只挂了七八节车厢的高级列车,车是张学良在第二次奉直战中从吴佩孚手里缴获的包厢车,通蓝钢面车厢,里面是用无数纸板相隔的包厢。至于往来乘坐的客人,大都是张学良第三、四方面军的将领和他们的眷属。这些人大多在北京或天津购有住宅,眷属们住在北京,而将领们则需要在保定驻防。加之张学良每周特别从北京请来的客人,如国画家、军事家和艺术家们,这些人大多会从北京到保定来。在“光园”和张学良谈话结束以,晚上可以乘这列火车返回北京。谷瑞玉去北京看戏,坐的就是这列火车。

谷瑞玉那时在保定虽然已抛头面,可是,外界对这位生得面孔皙、材颀的如夫人,却很少人知。所以她乘上这列火车京,多数人都不认识她。那些高级将领们对这位着特殊的女人不能不到奇怪。因为她只和使女凤谨两人,就占用了一个有六个座席的包厢。而且门外又有带着驳壳的侍卫跟随左右,不能不让那些六七个人挤了馒馒一个包厢的军官们暗暗猜疑:她是谁的夫人?

但是无人认识她。

谷瑞玉由于行有张学良的特别点,所以她初次只赴京时格外谨慎,即在包厢里,她也决不随与陌生人搭话。车到北京时,正是中午时分。她发现门车站人群熙熙攘攘,人车和小汽车更是往来穿梭。正在她和凤谨左顾右盼时,一辆小汽车已经从路驶来,在谷瑞玉的面

原来是张学良预先用电话通知了他在北京的行辕守备处,马上就派人将谷瑞玉和凤谨接到了张学良在石驸马大街文昌胡同8号的公馆里。

谷瑞玉是初次来到这座青堂瓦舍的院落。她知这所院子是两年张学良陪于凤至到北京看病时购买的。那时,她公公张作霖也率东北军杀了华北,正在暗中酝酿以东北军取代北洋政府,所以张作霖出资在北京顺承郡王府购下了一大院,作为他到北京的行辕。张学良则在距此不远的文昌胡同另购一所宅子。

谷瑞玉发现这是座中西和彼的大院,比沈阳大南门帅府略小,可是却比天津张学良在英租界上购买的小洋楼占地面积大得多。院是古的四院,很像从北京大户人家的旧邸宅,回廊曲折,雕梁画栋。待她和凤谨走巾钳,拐了一月洞小门,才发现面还有一幢小洋楼,很像沈阳家里的那幢大青楼,只是面积稍小,只有两层。她被佣人请了二楼,谷瑞玉这才发现小楼虽小,可是里面的设备却是现代的,既有抽马桶,也有现代化的卫生间、厨、琴、画和卧室。楼下则是宽大的会客室,她看得出张学良如在北京时,这里必是贵客如云,鸿宾座。

而楼上守的女佣们对谷瑞玉说:年于凤至在这里住了大半年,治好了疾以又返回了沈阳。因为那里有她的三子一女,需要她回去照拂。现在,谷瑞玉一人住当年于凤至下榻的间里,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她多年来期盼的不就是这一天吗?现在她终于是以张学良夫人的份,名正言顺地住了他在北京文昌胡同的宅子。

(30 / 58)
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

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

作者:窦应泰 类型:校园小说 完结: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